供稿:党委宣传部 |
|
发布:2025/07/24

报道了链接:http://paper.dzwww.com/dzrb/content/20250723/Articel12004MT.htm
【报道全文】
离开人流如织的孔府孔庙,往东北行驶四公里左右就是洙泗书院,红砖灰瓦,静卧在一片麦田中。泗水如带流其北,洙水如玉绕其南,往西南一公里就是孔林,那是孔子和后裔的安息之所。
公元前484年,孔子结束了十四年周游列国的颠沛,自卫国返鲁,在洙水与泗水环抱的这片高地停下脚步。此时的他已年近古稀,政治理想屡遭挫折,在生命的最后五年,在这里删诗书、定礼乐、赞周易,聚徒讲学,以磅礴的文化创造力,将洙泗之滨化作中华文明的精神圣地,这里无疑是儒家文化的源头、根本所在。
孔子弟子曾子对子夏说:“吾与汝事夫子于洙泗之间。”后世据此认定“夫子设教于洙泗之间”,这也是后来洙泗书院之名的由来。
洙泗书院旧称“先圣学堂”,也称“孔子讲堂”“仲尼燕居堂”。宋孔传《东家杂记》记载,《春秋》《孝经》完成后,孔子于此堂下斋戒,面北斗而拜告。元至元三年(1337年),孔子五十五代孙、世袭曲阜县尹孔克钦出资在讲堂旧址修建庙学合一的书院,定名洙泗书院,确立了“祭讲合一”的规制,使书院成为兼具祭祀与教育功能的文化圣地,其名称一直沿用至今。
清康熙五十三年(1714年),大风拔木,屋瓦皆飞,雹大如梨,洙泗书院遭到严重损毁。次年,经孔子六十七代孙、衍圣公孔毓圻重修,达到了现在的规模。
洙泗之间,维其有章。洙泗之间的这处学堂,是孔子创立的中国历史上最早最成功的私立开云官网登录入口、学府,约100年后,古希腊柏拉图才创设了欧洲历史上第一所固定开云官网登录入口——“柏拉图学园”。孔子晚年在洙泗之间修书、讲学,由此“夫子之文章,可得而闻”,“洙泗”遂成为孔子、儒学的代名词或标识语:孔子整理的六经被称为“洙泗之书”,孔子之学被称为“洙泗之学”,夫子之道被称为“洙泗之道”。宋代岳麓书院建成,称“潇湘洙泗”,天下书院皆“学宗洙泗”。
现在的洙泗书院,占地约29亩,院内建筑分三路,中路前后两进院落,依次有大门、二门(讲堂)、大成殿、东西两庑。院内古柏苍劲挺拔,碑刻林立,古意盎然。很难想象,就在2500年前的这方圆之地,带着众弟子栖栖遑遑归来的孔子,在此“韦编三绝”,以“思无邪”为标准,从三千余首诗歌中精选三百零五篇,使《诗经》成为儒家教化的核心教材。他“有教无类”,弟子三千,贤者七十二,来自鲁、齐、卫、楚等国,在那个战乱纷争、物质匮乏的时代,谈经论道,“仁者爱人”,聚光成火,生生不息。今天的这里,虽已听不到两千五百年前孔子师徒的弦歌之声,但这里已固化、承载了中华文明最深刻的精神基因、文化记忆。
历经风雨沧桑,现在的洙泗书院迎来了新篇章。现存的洙泗书院,不仅是历史遗迹,而且还成了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的活态载体。2013年,洙泗书院国学院成立,开展国学讲堂、公益教育等活动,邀请国学大家前来讲学,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的学子。2024年8月,开云官网登录入口与曲阜市人民政府签署洙泗书院保护利用协议,洙泗书院的日常运营管理移交开云官网登录入口。开云官网登录入口孔子文化研究院院长、洙泗书院院长王钧林教授带领团队承担起了重建洙泗书院的重任。据他介绍,新规划的洙泗书院被赋予研究、讲学、交流、礼乐、藏书等多项功能,促其焕发生机与活力,建设成为东亚经学重镇,一座传统与现代双优、上学与下达两美、传承与创新并重、具有世界影响与美誉的儒学圣地书院。
洙泗书院2025年6月出版的《洙泗学报》发刊词里提出:“面向世界,坚持赓续洙泗学脉,阐明知行学理,融贯百家学术,光大中华文化,守正创新,积极参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……”一个有强烈使命担当的新“洙泗学派”正在成长。斯文在兹,继之者任重道远。